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下罕有其匹【求订阅】 (第1/2页)
苍穹上的雷霆不断劈落。
准确的说是点将台在一次次封将后,累积的武运达到临界点,在主动引雷。
曹操得到词条提示后,足下化出浓重的紫晕,隔绝了台上攒动的雷电。
将台引雷的位置,是基座的四壁。
那四壁上浮现出三山五岳的烙印,吸纳雷电。
将台在雷电劈击下持续蜕变,锈色褪尽,变得宛如一座黄金台。
【将自身气运,修行,送入点将台】
曹操依言而行。
将台遂从侧翼,缓缓分离出一只铜铸的虎首!
那是一枚虎符兵印。
将台侧翼波澜如水,分离出虎符后,合拢如初。
曹操从台上下来,将虎符拿在手里。
这是一枚帅符,有半掌长短。
虎符的头部有字,楚王,韩!
韩信初为齐王,后为楚王,再然后被汉高祖罢免王位,贬为淮阴侯。
这是他任楚王时的兵符。
刘邦将其收回后,封存在这点将台内,算是始与终相合。
用点将台封韩信为将,又用点将台收其权,封存兵符。
但凡稍稍了解过兵事,就知道韩信是古今最强的兵家统帅之一。
漫漫的历史长河中,至多三四人能望其项背,与其并肩者,不过一两人。
他是兵家的丰碑……这是一位兵圣的兵符。
曹操用手磨蹭着兵符。
城头下,军伍跟随各自的将领,准备收兵归营。
在归营前,还有一个武备阅兵,合击进退的展示。
各队会轮替从城头下经过。
聚兵封将的后半程,曹操的主要任务是吉祥物。
他负责在每一支队伍,靠近城下时挥手,说:“众军奋勇!”
然后下边由将领带头,回应道:“奋勇当前,参见魏王!”
首领和部众互相捧哏。
百姓反而最爱看这一段,曹军进退合击,动起来以后,比刚才的伫立听封,要好看的多。
曹操站在城头,没什么事,便揣摩打量手里的韩信兵符。
当他以气运之龙吞吐气机,又借用下方军伍的一股兵锋,融入手里的兵符。
兵符上有刻纹游曳,浮现出一个个古拙的小字:
“兵权谋者,以正守国,以奇用兵,先计而后战,兼形势,包阴阳,用技巧。”
“背水一战,十面埋伏,暗渡陈仓,战必胜,攻必取,分兵符为用,则用兵多多益善。”
声音入耳,曹操精神微振。
韩信曾留下兵书,兵神通,共三篇内容传世。
但在吕后掌权的时期,就严禁传阅,慢慢失传。
这兵符内藏锦绣,至少有韩信的部分兵书内容,以神念篆刻的方式,收容在其中。
用武运兵锋融入,方可打开。
其中有分化兵符,多多益善的字样,很可能蕴含着韩信对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和指挥方法。
这对兵家来说,是不可替代的瑰宝。
尤其对掌握洞悉能力的曹操,格外有价值。
韩信的大兵团作战经验……曹操忍不住纵声而笑。
到下午申时,聚兵封将,彻底结束。
收了点将台,各部兵马归营。
看热闹的百姓,士族相继散去。
曹操则在众人簇拥下,回到府内。
武将在城外安置部众,文臣都跟着一起回来了。
核心圈子的几个人,齐聚书房,情绪都颇高涨。
今日封将拜官,大家都有晋升。
忙碌数年,算是阶段性回馈,升官涨俸禄。
个个满心喜悦。
少顷,众人告退,各司其职。
“文若,你先别走,有事商量。”曹操叫住了荀彧。
除了荀彧,仅剩在书房里的贾诩,在曹操示意下,取出一个圆腹的木壶,递给荀彧。
“给你造了个尿壶,你拿回去试试,老憋对身体不好。”
荀彧顿时感觉斯文扫地,不过眼神落在壶上,犹豫了下,一把接过。
“魏王还有何事?”
留下荀彧当然不止是给尿壶。
“皇帝那边时机到了,准备把他送走。”
曹操:“皇帝自己也不愿再留在我们这边,总觉得去了外边会更好,能做大事,那就让他走。”
荀彧沉默了一会:“好…”
曹操做这些事,其实不用跟他商量。
曹操是怕他心里有芥蒂,才提前打招呼,荀彧很清楚:
“送走皇帝,然后…称王!”
如今的曹营,已是一个庞大的势力团体,以百万计的人,兵马,臣属,要跟着曹操混饭吃。
这股力量,往前推进,不可阻挡。
包括曹操也无法让它停下来。
而今的曹营,根基渐厚,称王而非称帝,时机是合适的。
一旦送走皇帝,曹操便将称王。
“那就按王的意思办。臣告退了,今天的事没做完,心里沉甸甸的。”荀彧说。
他这句话,用‘王’来称呼曹操,是对曹操称王的一个回应。
算是公然表态。
曹操笑了笑,荀彧拿着尿壶走了。
曹操转向贾诩,递出一卷竹简。
之前封官拜将,为什么没封贾诩?
一来是他自己不同意,当众封他,心脏受不了。
他的工作性质,也不易公然受封。
贾诩是密谍之首,要尽量减少曝光率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